2023 日常紀錄#2
讀完 Document.Don’t Create,想要來寫 2023 的第二篇日常紀錄,要寫字之前,常常會希望自己可以梳理很縝密的脈絡、用很精確的文字,有足夠的時間去整理所有的想法。於是一切都只有在計劃當中,沒有實際產出,還因為有在計劃所以很安心。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提到以「紀錄」來代替「創造」,試著去記下每天你經歷的、你真心感到有趣的事物,是一篇你無意間滑到的 facebook 貼文或是聽見的對話也好,記下這些對你有意義的事,這些事情可以讓你成為你,而不是一個創作者、名人。
我也蠻常會覺得我的想法(還有一堆小不拉幾的煩惱)有什麼值得分享的嗎?但年初聽到一段我很喜歡的話:「如果把自己的煩惱,想成是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煩惱,分享出來,一起去找解決的方法,好像就覺得煩惱比較有意義了。」聽完這段話後,好像就更容易把問題拋出來,即使我現在還沒有解決的方法,但還是可以分享我的迷惘、我的不安,可以讓一小部分的人有共鳴,我們就正在一起面對的路上。
Let’s not just chase shiny things.
在 I Left Everything and Moved to LA 這部影片中,John Fish 提到他在大學畢業之後怎麼決定下一步,包含他如何發現自己的意圖與不再全心投入 youtube,有一句話我覺得很被觸動,他說 “I’m extremely proud of myself for making a decision that isn’t just chasing a shining thing”,能說出這樣話的人我覺得很厲害,因為他有很多相對輕鬆、高報酬的道路可以選擇,但他選擇察覺自己的內心。
可能因為最近一片迷惘所以特別有感,開始思考是不是我太晚才需要面對內心迷惘這件事,從小到大不需要面對太多選擇,因為標準很單一,就是考試的分數,在升學體制下的我活得很安逸。花了很多時間在讀書,卻很少時間在思考。那些閃閃發亮的標籤太容易迷惑人,校名科系、公司職位成為可以最簡單定義一個人的方式,要好好去思考自身喜歡做什麼?做什麼會感到開心、有成就感?卻好像很少被關注,我想好好提醒自己,即使現在非常迷惘,要記得去探索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傳遞的價值,我想要可以為自己感到驕傲,Let’s not just chase shiny things.
最近也看了一些人生迷惘的文章,推薦我很喜歡的兩篇:
難過的時候特別想寫字
不定時的我會寫日記,有時候回頭去翻的時候會覺得我真是一個傷心的人,日記怎麼感覺像是傷心的備忘錄,傷心的時刻好多、細節好具體,快樂的文字總是很短,總是被輕輕地帶過,直到我最近看到潘柏霖在《我喜歡我自己》序中的幾段話。
「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大多數的寫作是為了不要感受痛苦。」
「有個不精準的小嘗試,當你快樂你會馬上寫下來嗎?還是你會至少多一點時間,沉浸在那個快樂裡頭?當你在海裡,太陽炙熱,你感覺到冰涼的海水拍來,你喜歡的人就在前面回頭看你,對你露出微笑,那是你們第一次去看海。你會想要馬上寫下來嗎?還是你會想要多感受一些。」
「為什麼寫看起來悲傷的東西 — — 不是因為這就是悲傷,我認為這是一種抵抗。試圖去理解自己的那些痛苦體驗,透過創作轉化那些體驗,讓文字替自己哭,而自己的眼淚才有可能停下來。」
我才發現快樂的時刻對我來說太迷人了,比起紀錄我可能更想多感受一點,因為沈浸在當下就很好,過完快樂時光只會心滿意足地去睡覺,而不是把他紀錄下來,這樣想起來感覺好像有點可惜,我的生活還是有活力的時刻、感覺被愛的時刻、進步的時刻,最近的練習是想把這些時光也好好擷取起來,跑完步很累(但同時流很多汗覺得自己很棒)的時候、前一天晚上有睡飽睡好的早晨、受到同事關心的工作時刻、努力學一個新東西然後把問題解出來的時刻、跟室友一起投入玩桌遊的時候,這是我最近的快樂時光。
然後我也發現,我可能無意識地在對抗自己的悲傷,為了不陷入生活中讓我感到難受的、對自己不滿的深深黑洞,每當很難過的時候我就會寫字,只要開始寫,開始思考難過的理由,試著去理解自己的感受並轉化成文字,難過就會一層一層地被剝開、感受會漸漸地淡化,對抗難過的力量更有可能長出來。這樣的發現讓我感到蠻驚喜的,因為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有能力、更有意願去面對那個狀態不好的自己。
以上,寫於逛完 2023 台北國際書展的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