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讀書筆記 | 打造第二大腦

人生記得沿路做筆記


為甚麼我們需要第二大腦

作者提到在現代「勞動的本質煥然一新。價值從體力的產物逐漸轉變為腦力的產物知識成為我們最重要的資產,而運用專注力的能力成為我們最珍貴的技能。」因此能夠妥善的運用多方大量的資訊,變成極為重要的能力,但現代人卻在龐雜的資訊中,出現了種種問題:

  • 資訊囤積焦慮:現代人投注了不計其數的時間閱讀、觀看、談論,我們幾乎無時無刻都在接收資訊,而這些資訊似乎也是立意良善、有幫助的,可是我們卻鮮少致力運用這些資訊,不知不覺成為「資訊囤積者」,因為沒有適當地使用、擴充這些資訊,最終這些資訊僅徒增焦慮和煩惱。
  • 創作瓶頸:書中在寫作瓶頸提到:「並不是我遇到瓶頸。而是我對主題沒做足研究,無法憑藉知識與力量來寫作。這始終意味著,不是我想不出恰如其分的文字,而是我沒有可以用的寫作材料」,點出了如果我們無法有條理地收集、連結自己吸收與思考的材料,那麼要創造出達標準的交付成果便相當有難度。

於是,我們應該重新思考大腦的使用方式,將它從儲存記憶的功能解放,轉變為思考想法的地方


第二大腦的好處

在書中提到四個第二大腦的功能

  1. 使我們的構想具體化:這點真的非常有感,有時候以為在腦中想清楚的東西,要寫下來時卻發現卡卡的,或是腦中找不到適合的文字、邏輯把它呈現在筆記上。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覺得被打醒,發現自己其實沒有把事情的邏輯梳理好,還沒有想好要怎麼表達,但寫下來足以讓漸漸具體化腦中模糊的思緒,使想法成形。具體化想法也更能幫助我們觀察、安排與整合。
  2. 揭開不同想法之間各種新的連結方式:記得我在去年的隨筆寫過一段是想法的連結比想法本身更重要,現在依然有相同的感覺,當我們可以在零散的知識當中去找到模式,不論是找到相同、相異處或關係,我覺得那便是產生知識的時刻。
  3. 使我們的種種構想與時俱進:書中提到一段我覺得很有共鳴的是:「首次記下一個構想時,往往不是決定如何理解它的最佳時機」,大多時候我們往往無法在適當的時機取得我們想要的資訊,像是我直到今年開始有固定寫作習慣時,才開始想著要如何運用寫作的技巧、表達方式,這些是當時我筆記時沒有計畫的一塊,而做筆記可以彌補時間差,讓此刻需要資訊的我連結上過往取得資訊的我。另一點,我覺得做筆記非常讚的是會隨時間推移產生複利效果,可以把筆記想成是一種知識資產,隨著時間累積、擁有更多筆記就越能 add on,我觀察自己的想法累積量確實也是如此。
  4. 強化我們的獨特觀點:結合上述三點,如果能妥善運用筆記,便能夠好好認識自己的想法,時時刻刻地迭代自己,找出自己的獨特觀點並強化。

CODE 筆記法

  1. C 獲取:簡單來說就是去擷取有共鳴的資訊,不論是滑手機、讀書、談話,試著在你習慣的地方記錄下來。除了確保自己可以記下這些資訊,有趣的是,當養成這個習慣之後,也會更認識哪些事物最能觸動自己。
  2. O 組織:雖然說是組織,但我覺得作者在書中更強調的是「效用」,根據正在進行的專案去整理筆記,而非教科書式的章節整理,以行動為導向可以讓筆記的目的變得明確許多。
  3. D 萃取:書中有個有趣的立場轉換,試著想像**自己不只是筆記的書寫者,而是筆記的贈與者,送給未來的自己容易發現和理解的知識禮物,**角色的不同會指引我們做出不同的行為,當我只是想著要把想法記下來時,常常只是草草地一兩句帶過(都會偷懶地想有記就好),但如果想著是要送給某個人時,就會開始去注意好不好理解、筆記的脈絡是什麼。
  4. E 表達:有感的挑戰是現代資訊太多,常常陷入在輸入的階段,而忘記了自己也需要輸出、實際運用這些資訊。但唯有真實地運用這些資訊,我們才能將我們吸收的東西個人化、具體化並實際驗證,所以不論是以什麼形式,記得要創造。

而 CODE 其實整體來看便是一套擴散和聚合的方式,先從各種管道收集各種資訊,累積資訊量到一定程度後,再去思考該如何整合,不論是呈現筆記間的互動關係、時序關係,最後萃取出需要的資料、轉化成表達。


創意工作的三個策略

在表達的部分,作者看出大部分人即使可以妥善地收集資訊,但往往在產出上遇到挑戰。要能靈活轉換擴散和聚合模式其實並不容易,原因是在擴散模式時要做的是擴大視野、探索新的領域,而在聚合模式則完全相反,必須要緊閉門窗,利用現有的資源追求美好的成果,要能夠產出高品質的成果,必須有意識自己處在哪個模式並專注在特定模式中。書中提供了三個方法來幫助我們:

  1. 構想列島:為自己準備踏腳石
    從空白開始很難,但從既有的想法延伸連結,就像只是在既有成果多出一些些力,比較起來省力許多。使用「列島」這個比喻相當有趣,列島是海島的島鏈,我們可以將來自各種來源的想法視為一座島,一但我們將各座島嶼放入海中,就可以思考構築群島之間的聯通橋樑。我覺得在思考時,有一個著力點真的蠻好的,有新想法時,我也習慣利用筆記軟體拉出過往相似主題的內容,在這些既有內容上排列、延伸,濃縮成可用的素材。
  2. 海明威橋:把昨天的動能用於今天
    海明威橋顧名思義的來自作家海明威的寫作策略,這個技巧相當微妙,便是每次領會故事將如何發展後,便終止此階段的寫作,目的是在於避免耗盡想法和創作精力。這是一個我從來沒想過的技巧,有靈感的時候只會想著趕快寫出來,根本就不會想到把精力留下來啊。不過作者也提醒要實作這個方法前,記得好好描述目前的狀態、可能會忘記的細節和對下個工作的意圖,這樣才能有效的運用保留下來的能量推進。
  3. 縮減規模:交付小而具體的結果
    覺得開始一件想做的事情很難嗎?試著把規模縮小看看,如果你想寫一本書,那麼可以從在網路上寫幾篇文章、甚至是在社群媒體上發表幾句話開始,如果你想開設工作坊,可以從籌備讀書會或是定期找朋友聚會開始。自從接觸到原型(Prototype)這個概念後,「簡單就好」就成為我的人生哲學之一,從複雜的事情中找到想做的目的,然後去探索要達到目的,最小、最可行動的路徑是什麼。

寫在最後

第一次看完《打造第二大腦》時,內心的想法其實是有點普通、中規中矩的筆記工具書。不過在整理一下摘錄下來的句子,盤點幾個核心概念後,也忍不住重讀了幾個段落,這時候才覺得有深化關於筆記的想法。喜歡的是這本書明確點出有效紀錄、筆記其實就是自己的第二大腦,大腦是用來「創作內容」而非「儲存資訊」的地方。也提到 CODE 這個實用的筆記方式,實際去看書的話可以更了解如何實作,但最讓我驚艷的是他引發我對「擴散」、「聚合」兩種模式的思考,對我來說,常常陷入想要無限擴散的情境,好奇的事情、感覺好玩的事情太多,有時候也會有點 FOMO,這本書提醒我自己要更有意識的去聚合自己的大腦。

讀完後也翻了一下自己的筆記,我在 2021.11 開始持續紀錄想法,至今已經成為一種不太費力的習慣,看到有感的句子輕輕地把他放入一個卡片筆記中,在很多偶然想起的時刻,對自己的筆記產生新的想法、新的連結,每次都讓我感到很興奮。所以我喜歡作者在最後說的:「帶著你擁有的一切去追求讓你痴迷的事物吧,只是一定要沿路寫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