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讀書筆記 | 我的 99 個私抽屜 唐鳳的 AI 時代生存心法

讀《我的 99 個私抽屜 唐鳳的 AI 時代生存心法》,是聽了引書店的 podcast 而買(非常推薦,主持人把這本書介紹的很深!也結合了許多個人經驗),之前沒有讀過介紹唐鳳的書,讀完之後感覺唐鳳真的是一個有趣而且能充分運用網路創造價值的人。本書收集 99 則唐鳳的訪談節錄,非常像現代版的小故事大道理,以下節錄書中個人最喜歡的幾點,並補充我的延伸想法。


我想度過一個「不需要身分認同」的人生

我覺得我們常常以一個人的頭銜去想像一個人的能力、性格、地位,然後去影響我們對待一個人的方式。可是所有的頭銜都是人造的,比如要通過考試才能成為某些大學的學生、要擁有某學歷才能進知名公司,可是在考試、學歷背後,我們看不見一個人重視的價值、喜歡的事物、與人合作的方式,這些我覺得真正核心重要的東西。而唐鳳提到一個很迷人的概念,便是用「共同經驗」取代「身份認同」,意思是不再說我是 XX 大學的研究生,而是說我有跟什麼老師研究的經驗,可以引出在做的研究主題、為什麼想做、做了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再說我是男生或女生,而是會說我什麼時候經歷了什麼樣青春期的經驗。這樣便不再是框定在某一個標籤下,更可以透露一個人的本質,找出人與人的交集。讀完這段之後,我覺得會很想要重擬自我介紹的方式,我可能會開始說,我是雅瑄,我喜歡人與人之間真心交流的感覺,喜歡讀很多種類型的書、喜歡看奇幻的電影、喜歡寫字(也喜歡數字),最近想要做的事是……,希望可以擺脫過去自我介紹的尷尬感,認真地介紹自己,也認真地認識他人。另一個有趣的是我喜歡工作坊常常會使用的 Check-in 方法,比如在彼此不熟悉的狀況下大家一起回答同一個問題,可能會問「春天最不想錯過的事情是什麼」、「今年過年最喜歡的一件事」,在彼此有一定熟悉時也可以更深入、多方面地了解對方,像是「小時候最愛的遊戲/卡通是什麼」、「金錢/信仰對你來說的意義是什麼」,對我來說,Check-in 的巧妙之處,在於可以很輕鬆地以問題出發去連結彼此,而不是靠著標籤來對應一個人的想像。

書中有一則的篇名是「文組和理組的界線其實並不存在」,講的也是同一個概念,我很喜歡引書店的 podcast 中提到一段是:「最好是用大學四年就可能定義你人生是怎樣的人啊」(這個吐槽太棒了),的確,文組和理組的界線並不存在,我想幾乎所有人都是既感性又理性的人吧,我們不會因為讀了理組就喪失對文學、藝術的感動,反之亦然,並且人們隨時在動態調整自己。是時候拋下對「身分認同」的標籤,雖然「身分認同」好像是很偷懶認識一個人的方式,像是只要輸入一個標籤(例如:工程師),就會快速帶出對應值(例如:理性、不擅交際),可是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各有複雜之處,我想好好地、盡量不預設立場地認識每個遇見的人。


「身心障礙」也可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

當唐鳳小時候到德國時,他完全聽不懂、不會講德文,第一次體會到變成文盲的感覺。於是他體會到「身心障礙」也可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每一個人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能經歷到不同的障礙,像是一個近視的人突然失去眼鏡、轉學生去到一個新的環境,那麼他們就暫時處在一種障礙的狀態,處在一個需要幫助的位置。而社會上需要許多「包容不同狀態的人」的地方,我想到了專注移工議題的 One-Forty、貧窮議題的人生百味、憂鬱症陪伴議題的 Overblue,還有很多很多的人們一直在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寬廣、更包容,想到這裡就覺得蠻感動的,想到曾經幫助我更融入任何一個環境的人們或服務(小時候的老師、轉學後遇到的同學、新進公司的 on board 制度等等),希望在我有力量的時候,也可以擁有書中提到「涵融」的態度,用各種方式去遞送想要的服務給每個不同狀態的人。


讓人與人的連結變得更強

網路科技的迷人,在於讓「分享」任何事情變得比過往簡單許多。但我想到在網路世界中「下載」的比例依然比「上傳」多上許多,意思是大家會在網路上提取知識、卻比較少做出貢獻,因此唐鳳鼓勵「盡量去網路上發表新的想法或點子,因為這不只是解決自己的問題,可能也解決了別人的問題,所以,這樣做可以幫助別人省去探索的時間,讓他可以走得更遠。」聽起來是一個可以最佳化社會利益的事,可是在網路上分享事物同時也會帶來社會壓力、引發自我質疑,像我在發文時還是常常會想這是不是寫得太遜了,還是不要發好了。但我想我們可以試著去想每一個自己曾經被他人的知識拯救的時刻,如果你曾經在某個程式邏輯、實作細節卡關而求助 stackoverflow(程式設計的問答網站)、在職涯迷惘時看見類似經驗的前輩分享抑或是看見網路上的 youtuber 推薦某個實用好物(或是分享某個雷品),這都是我們生活因為分享而變得更好的時刻,而相對地,我們的分享也有可能因為網路拯救到一些從未接觸過的人們。

另外,樂於分享、回應也讓我們可以認識更多的人,劉潤在《底層邏輯》中提到「如果想要累積人脈,就是不斷累積自己的價值,不斷輸出自己的價值。當你能幫越來越多厲害的人,你的人脈網路才會變廣,你的人脈品質才會提高。」這是一段我覺得有趣的話,我想社會上大部分的人都會想要認識所謂厲害的人(可能是在各個領域上的),但要認識人的方式其實就是回歸自身,發覺自己對什麼事物有興趣、深入相關的社群、真誠地去回饋、幫助社群,那麼自然而然地會認識許多擁有相似興趣、價值觀、能力的人們,當你投入的強度越高,也會認識相同投入高的人,便是所謂厲害的人。所以要認識厲害的人的方式,便是先成為一個不錯的人,並且願意去幫助別人。

而我覺得唐鳳便是一個利用網路到極致的一個存在,因為他願意上傳新知、讓網路世界知識變得更豐富(頻率甚至是每天,真的太厲害了),同時他也利用網路與他人「協作」,他提到「在網路群體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用自己的節奏溝通,即使非同步也沒關係,可以用語音或打字,可以照顧到每個人多元的需求。」因此網路讓合作的範圍變得更廣、方式變得更多元,而協作的魅力是與陌生人一起共創新事物,書中舉的例子是當時台灣疫情的實聯制,他們在 g0v 的社群中結合了許多工程師、設計師,在三天的時間內打造了「簡訊實聯制」,這是依賴 g0v 社群中的團隊、參與討論的人與每個願意去刷實聯制的民眾一起協作而生的。


創新的關鍵在於「不下判斷」

我覺得在問題的階段停留久一點,其實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能力。因為感受專案有在推進的感覺太吸引人了,一旦開始實作,就會錨定某個解方,並且在這個解方越陷越深,通常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鑽牛角尖的開始思考,要怎麼讓這個解方更好?而不是這個解方有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而要怎麼盡可能不立即下判斷呢?就是盡可能地去同理,唐鳳有一段提到「碰到憤怒的人,先同理他的憤怒。」,因為帶著憤怒來拜訪我的人,他的挫折感一定很深,所以,我一方面肯定他的情緒,因為他的憤怒可能是他的需求沒有滿足。另外,就是去理解,他的憤怒可能不是針對一個人的憤怒,而是針對一個不公義情況的憤怒。看到這裡真的覺得唐鳳的同理太厲害了,如果有人兇我,我想我的第一反應最多可能是害怕,再來是因為別人讓我害怕,而會下意識地防衛自己、想要抵禦對方(心裡的 murmur 是到底在兇什麼XD),但如果抽離來看,就會發覺唐鳳說得相當有道理,如果一個人在反應某件事時充滿情緒,那麼也代表他對這件事有某種程度的在意,代表現況跟他的理想有阻礙,而他正用他的方式表達他所看見的問題、他覺得可以更好的方式,是一種推動前進的力量。之後碰到這樣的情況時,我想試著去深入情緒底下的需求,但也要好好設下自己的情緒界限,像是書中提到的「每一天設身處地、換位思考,但是又不要被對方的情緒所攫獲,而是在自己心裡面有一塊空間,可以理解到對方所處的狀態。」這是我想追求的理想狀態。

另一則我覺得也相當觸碰到同理的是「長輩不想被年輕人強迫改變」,其中有一段提到「長輩也知道,現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時代,但他只是需要被尊重,不希望被強迫改變,而是要有選擇。」讓我想到或許在看不擅於使用科技的長輩嘗試新事物時,可以放下教導者的姿態、不要把手機搶走幫他設定,試著直接去問他:「你習慣怎麼做呢?」同理他現在不自在的狀態、瞭解他的需求,唐鳳也相信數位科技可以包容各個世代,沒有人會被犧牲。在我們想著長輩怎麼就跟不上這些新科技時,也可以同時去想這些新科技有符合長輩的需求嗎(習慣閱讀的方式、溝通的方式),不是人去適應科技,而是科技跟社會互相影響、共創新的可能性。


關鍵字是求知的起點

透過框架、評量去學習,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而或多或少地影響每個人學習的方式,比如:大一的時候修微積分、大二接著修微分方程,對大學時期的我來說好像是一件自然到不行、甚至不去多想「為什麼我要學這個?」的安排,但書中提到「知識是面對一個新的狀況時創造出來的」,意思是當我們心中有想解決的問題,我們便會去探求問題不同的面向,去思考每個方法需要的技術、對應的資源、人力,知識便隨之產生。另兩點書中提到我很喜歡的是「閱讀並不是讀完一本書,而是理解我想知道的關鍵字」、「並不是先照著別人所謂的系統去學習,而是根據自己探索關鍵字的歷程,去建立自己的系統。」前者在講的是帶著問題意識去讀一本書,比如我最近在讀的一本書是《晶片戰爭》,當初會想讀的原因就是因為想知道為什麼台積電會被稱為護國神山?身邊為什麼這麼多人在晶片相關產業工作,讀這本書是滿足我一直以來的好奇。後者則是去建立自己的學習系統,學生時期我們習慣照著既有的課綱去學習,但其實我覺得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個人經歷、領域、個性、天分而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系統,要發展自己的學習系統,首先要對自己有各種認識,比如我自己喜歡看書、看漫畫、聽 podcast、和不同的人認真地說說話,我知道這是我習慣吸收學習養分的管道。而我感興趣、想解決的問題,多是偏向科技產品的使用流程、人與人之間信賴合作、性別和設計相關的議題。我正在培養的技能是溝通(同步彼此的想法、建立信賴感)、數據分析、資料收集,我知道我是一個感性和理性都很多的人(我常常會突然因為人的互動而感動想哭、但也會有突然進入自己的精神時光屋很想把某個問題解出來的時候),因此我現在在學習的狀況是,針對不同我感興趣、想推動的主題,像是「信任」、「性別是流動的」、「科技產品發展」等等的概念,透過我習慣的吸收方式、正在學習的技能累積,進而去尋找可以利用在現有的工作、發表在網路社群或是可以跟朋友聊聊的機會。


以很快的時間讀完這本書,卻用很久的時間寫了這篇反思筆記。覺得這本書像是濃度極高的小宇宙,因為常常唐鳳在訪談中很短的一段話,重新以自身經驗去思考就覺得也太有智慧惹吧!並且能引發自己去延伸更多想法。我覺得和我目前核心價值觀最扣合的是希望有越來越多人可以過上「不需要身份認同的人生」,可能是在長大的過程中看見許多為了追求標籤而傷痕累累的人,努力解題、努力得高分、努力有豐富的社交網路、還要再努力培養興趣專長、努力進一間好公司工作,有些人的努力、對自我的嚴苛標準、承受的巨大壓力真的讓人心疼,但卻也看見許多人在人生的某一刻感到萬分空虛或迷惘,因為習慣了去追求社會認同的標籤,並且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其實許多人從未探詢、察覺自己想要什麼,且陷入無法放棄既有地位、金錢的處境之中。有時候我也會想,要對抗整個社會的價值真的太難,但可能就像甘地說的:「成為你想在世界看到的改變」,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個人以多元的方式去認識彼此,取代社會上存在的各類標籤,那麼未來的人們就能漸漸擺脫標籤的束縛,更真誠地去面對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