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最難的平衡就是如何保有熱情和投入,同時又知道公司不是你的(維持心理的安全)。」 這段太真實了
當打工仔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也要知道許多控制權不在自己手中。
嘴角上揚地收聽整集 "《以終為始地去上班和戀愛》"
這兩年時不時推自己一把,試著別人分享自己現在在讀、在思考、在寫的東西、想做的事情,以前總是不願意分享這些,最大的阻力大概是害怕被批評,或是事情失敗了害怕別人的眼光,但發現目前是收到好建議的效益大於害怕的擔憂
喜歡觀察參加實體活動成員的各個面向,細微的動作、穿著、使用的東西,讓開啟話題跟拉近距離變得容易許多,互動也會更即時、比較不會分心~
喜歡這段 quote “Ideas don’t come out fully formed. They only become clear as you work on them. You just have to get started” 自己的習慣也是遇到事情先寫下來,有文字就有基礎可以思考和發展。
看見結果很容易,但累積結果的一切卻很容易被忽略。寫這段提醒自己
kepano 將 AI 生成工具比喻為一種新的相機,傳統相機將光影轉為相片,而 AI 工具則是將想法與敘事轉為圖片。相片可以保存當下真實的回憶,生成圖片則可以保存當下的想像。
客戶服務不只是一個部門,團隊中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角度去看客戶服務,產品人獲得新的靈感、營運人員知道流程哪裡出錯……。做客戶服務很簡單,但要做好卻很難。
Conversation
- EN
- ZH
這集節目中將談話分成三種常見類型 practical, emotional 和 social,practical 是為了要解決問題、emotional 為了要抒發情緒,social 則是因為要維繫關係。 回顧自己的日常對話,大部分想找人說話都只是想開啟 emotional conversation,但回應別人卻常常想給實用的建議,真矛盾。
Michael 提到許多人創業後思考品質相比工作時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 “Fear”,而 Fear 的主因又來自錯誤期待,像是只有點子的團隊和已經 launch 有一小群用戶的新創比較,不能期待兩者在相同時間內有一樣成效。
最近常聽守夜人的#還是睡不著,裡頭有段很讚的歌詞:「他們假裝過的比你好 只是消耗自己的快樂」,太真實了
失眠來聽“守夜人 Night Keepers【#還是睡不著 Still Awake】Official Music Video”
「清楚自己本質是件困難的事。先消去與自身本質無關的事物,就會發現自己處在應去的位置。」《綠燈》 認識自己像是不斷地加法再減法,因為接觸新的事物而增加,但要更接近本質就要捨得減法,留下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
有感文中這段:「『自媒體』這個詞非常地諷刺:雖然經由我們手中發佈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卻越來越少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喜歡真誠的創作者,可以透過內容去了解一個人的個性、背景、他為什麼會創作這樣的內容,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本日推薦 "《當創作退化成消費》"
發現自己常見的寫作動力是「想和別人分享很棒的東西」,可能因為身旁沒有太多對相同主題感興趣的朋(或是懶得社交),發出來時想要分享的慾望就被滿足了。第二多的動力是抒發難過的事(通常不會發出來)、第三多的動力是想要研究複雜感興趣的主題(通常只整理到一半,希望之後能發出來)
今天讀這篇文章時重新複習一段很喜歡的 quote “Bad companies are destroyed by a crisis. Good companies survive a crisis. But great companies, they’re defined by the crisis.” 面對困難的反應會決定我們是誰。
“Things and Quotes I loved in 2023.“(有看過 No2-5 都很讚)
Arc Institute
- EN
- ZH
聽 Patrick Collison 的訪談,其中談到 Arc 提供研究員一個新的職涯可能,不需要在一般大學中營運 lab、申請特定計畫,而是鼓勵研究員做 curiosity-driven 的研究。很有趣!也感受到現在想做許多事情或許都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
“Patrick Collison (Stripe CEO) - Craft, Beauty, & The Future of Payments”
從 Maker 到 Manager,技術讓我們從如何做某項任務到學習如何分配資源
作者提到幾點未來益加重要的能力:
- 清楚地表達目的,下明確且簡潔的指示
- 衡量做任務的品質
- 知道何時該深入細節
Source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Over. Welcome to the Allocation Economy”
Consciousness
- EN
- ZH
“You don’t know how lucky you are being a monkey. Because consciousness is a terrible curse. I think, I feel, I suffer.” Being John Malkovich(變腦)電影中的這段對話,讓人明白主角在自我意識下感受到的痛苦。這部同時探討性別、慾望還有社會期待的電影真的很讚,推!
「行事曆不只可以作為外部事件的提醒,使用地好也可以是一項思考的工具。」 作者分享自己如何使用行事曆,包含他認為可以利用行事曆建立記憶宮殿、反應自己如何使用時間並且視覺化的做計畫。
Marc Andreessen 提到有趣的寫作策略為 “The Barbell Approach”,意思是他會在兩種模式中來回,第一種是專注某主題的經典(至少已存在十年),通常是書籍,第二種則是專注於現在,通常是訪問現今的專家或看目前 Twitter 上的討論。
爬山的終點不是到三角點,而是安全回家的那一刻
讀完之後發覺自己就是文章中提到那種會想「幹嘛記那麼多東西,我想把心力花在更深層的思考上!」的人,忽略了學習任何領域都需要先記憶最基本的原理,才能加速更深層的學習。
喜歡文章中提到「快樂是現實和期待的差值」 在社會中總是比較容易看到如何增加現實,比如讀好學校、賺更多錢,但認識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減少期待,也是能夠增加幸福的方式。
本日推薦 "《為什麼我們永遠不會滿足》"
提到 Internet 可分為三部分,web browser(容器)、web pages(內容)、search engine(決定我們會看到哪些內容),影片應用大多在減少搜尋結果的瀏覽時間,像是搜尋食譜會出現整理好的原料、來源、製作影片等等。
這兩天收到之前洗的底片檔案很開心(雖然大部分的照片超級失敗的),除了喜歡底片的效果外,因為底片的有限性,在每一次按下快門前,都會認真想一下要怎麼紀錄下這個瞬間,這些思考的時間讓人更想珍惜相片。
Vulnerability
- EN
- ZH
Garry Tan 分享兩個有效寫作的要點,分別是 Vulnerability 和 Novelty。更指出 Vulnerability 可以適當分享一些讓自己害怕的事,這會讓讀者們感到更親近、更接納。
Inspired by “How I write”
很喜歡文章中提到市場上履歷的寫法,包含精要的列點、寫出時程和成效。但這樣的寫法並不一定能對應自己心中最在意的事情、工作時最滿足的時刻,於是作者做了一個自己的履歷工作庫(非常讚)。
本日推薦《不做 PM 後我還能做什麼》
影片提到的幾個有趣設計
-
CrossTalk:在會議對話中插入討論資料,指向現在討論的內容
-
Representation 轉換:同介面中可以用像素、筆刷、列表文字等來呈現不同資料
-
將 ChatGPT 回答的線性文字轉換為 diagram
本日推薦 “Redesigning the Information Space to Unleash the Power of AI”
喜歡文中提到 “There is no knowledge in books, only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only becomes knowledge after we interpret and understand it.",提醒自己不要把資訊誤認成知識。
本日推薦 “Weekly I/O: When is future, Marketing Cringe, There is no knowledge in books”
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 EN
- ZH
今年希望更有意識地讓身邊充滿有能量的人,不一定是那些和我有相同價值觀或興趣的人,而是那些和他們相處後,自己可以更有能量去思考和行動的人。
接收資訊後會下意識地去判斷哪個好、哪個不好,很多時候都是和自己在比較。但今天讀完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後覺得不一定要把每件都區分好壞,更多時候他們只是帶著不同脈絡的事實。
這段訪談提到兩個不同對「家」的定義,一是熟悉,當你接觸到和家庭相似的語言、食物,就會產生像家的感覺。另一則是提到當你生活和你想達成的目的對齊時,那麼不論在什麼地方生活,都能感覺像家,很有意思。
本日推薦 “Trevor Noah ON”
「適應痛苦」是在達成目標後就去找下一個痛苦適應它,而「適應輕鬆」則是在舒適的範圍中更進一步,在變強的同時也感到愉快。想以適應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更多事,在過程中感到滿足才能長久。
我覺得日常生活總是容易聚焦在遇到的不順遂上,很難看見值得感恩的事,但是錯過這些值得感恩、可以開心的時刻實在太可惜了。最近在讀 1% 就好電子報,作者因為到了不同的國家而反思自己擁有的生活,蠻有意思的。
讀各式各樣的歷史,一開始多半是出自好奇,但卻出乎意料地實用。遇到瓶頸、想要做一個困難決定或是猜測事情如何演變時,常常可以想起歷史中的某段故事。
“The Sooner you can accept it as a reality, the sooner you can adapt it.” — 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 今日獲得一個好喜歡的稱讚,朋友說相信我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都可以過得很好低,因為我是一個可以很快接受現狀並去調整的人。
吳爾芙說:「女人想要寫小說,她就必須有錢,還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想起這句話是因為和友們同住,結果感情太好太常有人跑入我房間,發現蠻打擾思考的節奏,要來想想怎麼好好擁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影片裡提到學習是吸收資訊後,再以自己的方式重構去理解知識。近期反思是太常被新的資訊吸引、花在重構知識的心力太少,近期要來試著消化一些只畫了重點、想要再深入思考的資訊。
很喜歡這篇文章提到:「人的很多的焦慮,或許源自於僅僅把自己當工具思考」,因為把自己當成工具,所以可以比較各種能力,但如果找到工具性之上、自己感到有興趣和意義的議題,那麼便不需要透過比較來獲得快樂
“Advices are very contextual.” 許多演講最後會問講者想給觀眾或是自己什麼建議,Notion Founder 的 Ivan 在回答這題時,先打了一個我覺得很棒的預防針,那就是所有建議都是「有脈絡」的,在接受任何建議時,要先了解自己的處境。
不論是文字或談話,最近常常覺得在腦中是 100% 的內容,透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就只剩 60-70% 了,尤其是經由直覺、經驗而來,難以框架或列點的想法。
-
一旦有名就很容易保持有名,例如:做出厲害研究後被看見,就更容易去接觸頂尖的人和技術
-
Luck favors the prepared mind,當一個人有能量和能力時,運氣只是影響他什麼時候會出名
Inspired by “You and your research”
本文將 UX 研究分為三層次,分別是 Macro(長期策略性研究)、Middle(例如:用戶為什麼不用某功能)、Micro(易用性),並指出現今 UX 研究難以體現商業價值,便是因為太常做 Middle-Range 研究,僅常常會得到一些「人們覺得自己早就知道」的結論。
我們需要強大的工具、表現方式才能了解過去那些人們不暸解的事物,像是用望眼鏡看見星系、科學儀器呈現聲波、以符號表示邏輯和概念……。 看完不禁期待還有很多人類難以想像的事情,需要設計不同的媒介去看見和理解。
“He wanted students who were not just good technicians, but who could use their technical knowledge to design beautiful things.”
本日推薦 “Taste For Makers”
提案的過程中,信任感是可以互相建立的。要透露一種,「我是為了幫你解決問題而忙碌」的心情,會讓人覺得安心。 這是文中一段我喜歡的文字,同理可以用在任何關係上,不能只在意自己怎麼想,也要確認對方是如何接收同樣的訊息
本日推薦 “BIOS monthly 年末聊聊”
我發現自己有個習慣,看到某個很厲害的人就會去搜尋他的年紀、經歷,然後和自己比較,覺得其他人在年紀很小時就做出很厲害的事、自己怎麼一事無成。但想想這樣的比較蠻沒有意義的,不如好好欣賞別人的成果,專注在自己當下可以採取的行動。
最喜歡的安定方式
-
寫日記:只要寫下來,所有的情緒都會因為有抒發而稍稍減弱一些
-
自問自答:遇到自己很卡關的困難,會想像自己的朋友遇到一樣的困境,我會怎麼幫助對方,用一樣的方式試著幫助自己
-
跑步:只想著往前跑,跑一陣子就冷靜了
在追求成功之前,先問對自己來說:「成功是什麼?」
本篇提出很多有意思的思考,為什麼聊天界面幾乎都是線性且按時間排列的?作者試著重新設計「對話者身處在同一空間」的聊天界面(shared surface),樹狀的對話結構、分支方式、找尋過往相關對話……,有趣!
-
書本是傳遞資訊最常見的媒介之一,但吸收效果卻意外地差,例如:人們看過某本書後卻只記得其中幾個句子
-
書本是「單向傳遞」的,要有效需要讀者採取主動行為,例如:做筆記整理、問問題
-
設計更容易讓人們思考與學習的媒介
“Whenever you hear anybody talk about growth hacks, just mentally translate it in your mind to bullshit.” 考試、報告、應付上司有 Hack,但許多有價值的事情沒有 Hack,只能直接面對和試著解決。
喜歡的一段原文:「很多人存了錢,買了房子。 而我用我的積蓄買一段可以不工作的時間,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而且我不工作也不是天天躺著什麼都不做,只要朝著我的目標在努力,這也算是一筆投資。」
本日推薦 2023 年终总结: 和自己对话
不是設計師才能設計、行銷才能宣傳、工程師才能寫程式,為了好奇心或其他目的,永遠可以做更多想做的事。
來源 “How To DESIGN EVERYTHING if you don’t know ANYTHING | Design for Startups”
-
為甚麼容易悲觀?人們總是可以找到社會中尚未解決的問題
-
為什麼不容易看見進步?新技術、點子出現時往往不會馬上普及,等普及後人們也已習慣
-
對你看見的問題保持樂觀,才會願意投入自己、試著改變它
Bret Victor 提到現代知識工作是不人性的,因為我們總是坐在辦公桌讀書、盯著螢幕,某種程度上很像被關在鐵牢裡的小狗,在許多 Modes of Understanding 中,我們大量使用視覺和符號語言,而很少使用其他模式,像是空間、觸覺、動覺……,更有可能無法發揮人類的潛能。
-
Learn in Public:試著去發表文章、在演講中發言、回答問題……,而不是單純吸收
-
不要用外在回饋(例如:讚數)去評價你的產出,而是分享你希望當初的你可以了解的事情
-
當你開始 Learn in Public,無意間會有越來越多人幫助你
本日推薦 “Learn in Public”
這篇文章提到 Gen Z 的工作者,追求更少的工時和「有意義」的工作,正在影響整個工作環境。不過我想對於許多人來說,不再只是學習一套知識技能,探索什麼是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或許才是最難的。
最近把 gmail 從瀏覽器的釘選移除,正好和這場訪談的某些對話有呼應
-
容易受近期信件影響,忘記原本要做的事情
-
快速的 archive 或簡短回覆,很容易給自己一種有在做事的錯覺
本日推薦 “Andy Matuschak on physically-informed digital interface design”
“The purpose of computation is insight, not numbers.” ― Richard Hamming 記得目的總是最難啊。
思考自己近期有哪些進步,意外發現其中一項是「幽默感」,較少在遇到困難跟失敗時掉入可怕的負面漩渦,停止一直責怪自己、擔心所有還沒發生的意外,用一種好玩的心態去面對挑戰,即使真的失敗了也更可以轉換視角看待,是一種奇妙的能力
-
Non-Monopolies vs. Monopolies: 兩者採取的態度正好相反,前者會宣稱在特定市場已經佔有地位,而後者則是會說他們在一個很大的競爭市場中沒有壟斷。
-
當所有人都在很小的市場競爭時,會很難突出,同時也會因為陷在當下的視野,很難看到很大的市場和價值。
作者在文中將閱讀分為入門類、精通類、專門類、先驅類蠻有意思的,有時候覺得書籍不有趣了,可能代表自身能力已經超越給普羅大眾的科普書,可以去鑽研更艱深的內容,深入完整的知識體系,也可以漸漸擁有對這個領域自己的理解。
本日推薦 《把閱讀作為方法》
“Figures out what influences you in your life, and try to display that in your art.” 這是在 The Art Of Storytelling(一堂 Pixar 的線上課)中讀到的,最近在好味小姐 Podcast 中深深體會到這段話,有人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各種引發共鳴的小事根本就是一種超能力。
“Slow is Smooth. Smooth is Fast.” 近期看到很有感的一句話,提醒自己減少盲目衝死線的時候,設計更 Smooth 的流程、更享受當中的過程、達到更更好的效果。
什麼是 Soft Power?簡單說是故事造成的影響力。像米其林以 “The world is smaller than you think!” 加上指南帶動輪胎銷售,Soft Power 相對沒有 Marketing 直接勾引銷售,但仍會在觀眾心中留下印象,現在許多科技公司也悄悄運用這種力量
本日推薦 “Soft Power in Tech”
-
許多設計是人們依循自己的 Principle 創造,發明複製貼上的 Larry Tesler ,為了降低當時使用電腦切換各種模式的阻力而有各種發明
-
除了靠某種能力生活,也可以選擇去創造自己 Principle 下看見的世界
本日推薦(35:49 後非常有啟發)“Inventing on Principle”
-
免於恐懼的自由:反送中的代表人物周庭,在經過幾年拘捕、監禁、跟蹤等事件後,寫下「免於恐懼的自由是多麼可貴的東西」
-
自由是在不自由中體現的:對許多老香港人來說香港已經不再如此自由,仍吸引許多內地人才進入香港。
關係也會隨時間有複利,最近時不時跟朋聊天說:「你會不會想到……」,才驚覺啊已經是三五年前的事了,隨著一起累積的記憶越多,越能發現共同的快樂。 身為一個很懶惰回訊息的人,拖越久又越不好意思回(惡性循環),深深感謝身邊的所有朋友嗚嗚。 (今日與朋快樂玩雪)
回顧 Figma 種子輪的 Pitch,許多核心仍然體現在產品中,像是 connected 和 accessible。也許是平常太習慣用已經相對成熟的產品,看了這個影片才突然意識到所有產品都有不成熟的階段,厲害的事物都是一次次迭代而成的。
《人才》的兩位作者聊人才特質,其中一項最難被衡量的便是 Resilience(韌性),意即如何面對挫折的彈性,尤其是要發展事業時,非常非常多公司在起步前都曾經在死亡邊緣(最有名的其中的例子便是 SpaceX)
Zero-Sum 指贏得好處是從打敗對手而來,而 Positive-Sum 則是指創造更多價值的事物,看完才發覺自己太習慣以 Zero-Sum 的觀點去思考競爭。
作者提出:「我明明在社交網路上也能學到不少東西,但為什麼大家都說社交網路純屬浪費時間?」蠻有意思的。在社群上常得到意外收穫,但訊息呈現由演算法決定、又要接收平台廣告設定,而文章和書籍的好處便是用較多內容鋪陳、不容易分心吧。
「喜歡獨處和害怕孤獨並不衝突,孤獨的解法並不是更多互動,而是更多有意義的互動」- Adam Grant
讀到有趣的概念:「為什麼不將二十到三十年後的退休生活,平均分布在人生各階段,不要留到最後?」我也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希望「早點退休」,彷彿退休就可以體驗人生、遠離煩惱,但退休後要做什麼?退休前不能好好體驗人生嗎?還有更多問題值得思考。
本日推薦 1%就好:《一週工作四小時》心得
Lenny 訪問上過節目的來賓:「最喜歡的訪談問題是什麼?」,有好幾位都說是 “What Work Are You Most Proud Of” 試著問自己之後內心一片糾結,但近期最驕傲的是每天都吸收一些資訊+輸出,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喜歡跟別人分享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某集標題是「每個人的哭點都是記憶累積出來的」,最近超級有感,自己和身邊人經歷過的深刻回憶,靜靜地沈澱在腦中某處,在遇上類似情節、情緒時就會被觸發共感。 by 這禮拜已經看電影哭兩次的我
今天看了一篇很舒服的城市指南,在被那麼多顏色混雜(有些螢光色真的太可怕~)、字體大小飄忽不定的旅遊文攻擊後,看到這篇覺得真是人生救贖,也想來著手整理我的清邁、彰化推薦了
最近蠻想有意識地練習寫作,因為發現自己很不習慣在寫作前列出想要表達的概念、文章架構,很難下手去深入想要大寫特寫的主題跟收集資料。另外也想練習用字,讓寫出的文字跟自己的感受更貼近一些。
本日推薦 謝金蓉英文寫作課與《非虛構寫作指南》
本篇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大哉問:「未來吸收資訊的媒介會是什麼樣子?」指出書本這種載體總會有「時間差」的問題,意思是人們在閱讀時吸收新的知識,卻是在日後工作、生活時反思消化,這其中的時間差便會降低資訊吸收和反思的品質。
本日推薦 “Timeful Texts”
“Learning is really no different from breathing. Whether you’re in a classroom or not, you are constantly taking in the world around you.” - Haruki Murakami 參觀村上春樹圖書館看到的一段話,不只有課堂、圖書館是學習的地方,永遠可以從世界學習。
今天看到 VK 分享 Sam Altman 在 Hard Startup 這篇中提到「想出你正在做的事最有趣的版本」,才發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用這種角度去看待自己在做的事,需要這種有野心、突破的想像力,好像才會對做的事感到興奮,想到不同的發展方向。
相較 Product-Market Fit,Founder-Market Fit 較少被提及,意即公司 Founder 過往的背景、遇到的問題是否和他的創業點子相關(顯示他的不平等優勢),在公司早期更為重要,因為在沒有產品數據佐證下,觀察 Founder 成為了解及預測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
睡前聽引書店 Podcast ,聊到交友時某些可量化指標很明確,像是身高、賺多少,但如果你想要一個善良的對象,該如何判斷他如何達到你善良的標準?所以可量化的指標更容易被比較與放大。想想也是跟人生一樣,在排序所有優先度時不要忽略難以量化的指標,像是快樂。
這兩天聽了一個經濟學家對 PG 的訪談,一直拋出一些不好回答但是很能引人思考的問題,相當推薦,以下列幾個問題:
-
如何判斷人們是否有決心
-
為什麼現在 20 幾歲就能開創大公司的人變少
-
AI 是否讓寫程式更像繪畫
-
如何設定 AI 發展的管制
今日與朋聊天,兩人都超級有感花錢的轉變。意識到自己從消費物質漸漸轉變到消費體驗,可能會少買衣物、裝飾品,但更願意在各種內容(像是書和電影)、旅行、嘗試新的活動花錢,了解這些事可以帶來更長期的快樂。
喜歡這篇的幾點:
-
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追求幸福其實就是在避免痛苦與無聊。(叔本華)
-
對於情緒的兩派說法:本能或是依生活環境習得不同情緒。
-
理想生活的狀態正是相信自己的選擇。
本日推薦 對生活狀態的反思:2023 H1
最近想提醒自己在能力範圍內多幫助別人,多點耐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多付出一些,即使只是小小的事也沒關係,在幫助別人同時也能回憶起被幫助的時刻。
特別設計時間來「思考」有點反直覺,多數人腦袋早已運轉不停,但日常多專注於當下的工作,而 Think Day 則用一段不受打擾的時間,吸收有興趣的事物、筆記,去探索更多問題、更大尺度地思考人生,喜歡提到"Slow down to speed up",有時慢下來檢視自己才能前進得更快。
分享很可以深入的三點
-
隨著 AI 發展,UI 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
從研究機構出發,和一般科技產品不同的觀點,一是模糊性(最初沒有營收、用戶數作指標),二是技術先行(對比許多公司從用戶問題出發),三是研究和產品密切合作
-
模型行為將朝個人化發展
最近蠻喜歡聽 The Social Radars,由 YC 的 Jessica Livingston 和 Carolynn Levy 主持,他們會訪問許多公司 founder,有趣點是主持人在很早期就認識他們,很輕易了解公司是如何開始、做哪些策略上轉變,也可以知道許多內部的 Fun facts
本日推薦 The Social Radars
從孤獨、相遇、分離到發展新的關係,電影沒有對白,但用很多音效和視角刻畫生活細節與感情,情節沒有太大起伏,卻巧妙地喚起每個人的情感,想起曾經深刻的關係,是一部會莫名哭出來的電影
明年二月臺灣上映,非常推!
新一集曼報的 insight,OpenAI 正以相容性擴張,像設計師們因檔案相容、別人也在用而慣用 Adobe ,未來人們也會因想用他人的 GPT 而加入。最大啟發是現在發生的事情概念多半可以找到類似的事件,所以說了解歷史、脈絡才會如此有趣而重要。
本日推薦 曼報 EP56
「最小化生活,如此就能發現對每個人來說什麼是重要的。」喜歡這句的詮釋,要搬家和旅居時更容易面對最需要事物的取捨,在買、拿任何東西時常審問自己真的喜歡或需要嗎?也發覺少一些外在事物反而更讓自己專心。
本日推薦 《極簡主義是什麼》
跟超多人一起聽歌真的感覺好有能量,暫時還無法用文字清楚地描述,不過著就是某種共同的連結吧。
作者提出一些網路可以進步更快的理論,節錄幾點:
- The “unhealthy communication” theory 過度溝通可能降低原創性
- The university theory 除了大學外應該要有更多交流的環境
- The “hidden friction” theory 降低生產阻力
很多分享 How to… 的資源都超級受歡迎,但撇除純技術文(比如:如何設置某個軟體環境),都是不用完全遵照的,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和要達成的目的,建立自己的 How-to
今天聽到一段超級有感的話:「最難的不是那些看似很困難的事情,而是那些看起來也不錯的機會。」原因是身為一個很容易受吸引的人(特別容易是可以獲得短期回饋的事情),總是做東做西,雖然結果上也是有收穫,但是正練習著去收斂,專注於想要長期投入的事。
文中有意思的幾點:
-
追求注意力自由而不是財富自由,抱持著簡樸的態度並不需要過多財富就能擁有注意力自由
-
注意力自由並不意味完全不工作,只是在注意力自由後更能發揮真正的創造力
本日推薦 《餘裕和自由:功成名就的陷阱
筆記學習一門知識想做的兩點:
-
用自己的話解釋給不了解的人聽,用越簡單的方式越好
-
整理筆記後問自己幾個重要問題測試理解程度如何,影片中是直接用 Notion AI 生成問題,蠻有趣的
-
經濟價值:如外語教學、溝通等因語言增加價值的工作,在科技進步下價值下降(在許多 AI 應用出現後)
-
文化價值:因語言了解不同地方的歷史、文化和不同人交流。
好奇未來學語言是否會從經濟轉向文化價值,和人們的動力和現在相比如何?
本日推薦 有 AI 後,學語言還有價值嗎
-
不說自己的工作是導演,而是分享想法,用動詞取代名詞來描述自己
-
了解自己沈迷的事物(不論喜歡或討厭),對他來說有嬰兒、納粹、手錶……,舉例很多跳痛事物如何成為靈感。
幾種槓桿: 1. 雇用員工 2. 資本投資 3. 產品(例:程式、文章、電影……) 槓桿的重要性在脫離用時間換取金錢,而以自己的作品獲得回報(即使睡覺也可以賺錢),在傳播力強、邊際成本低的產品尤其有效。
「人們習慣和氣味相投的人交流,所以很容易認為自己的所見所聞就是全部。」 人們憑藉個人經驗得出對整體文化的理解,其實是一種抽樣誤差,想提醒自己看到的永遠只是文化的某一面,不是文化的全部。
本日推薦 大田出版《越線的韓國人,劃線的日本人》
要完成長遠的目標就必須將短期的待辦事項做好,但過度專注眼前事物卻很容易忘記長期目標,PG 提到他會在 To Do List 最上面放上這段話: “Don’t ignore your dreams; don’t work too much; say what you think; cultivate friendship; be happy”
作者提到在被全世界最糟糕的感覺拜訪時,會想起一些很小的回憶,成為自救錦囊。 而我的自救錦囊是相片,喜歡隨機複習某個時刻的感受,想起過去與愛的人們相聚、嘗試新的事物或是一些蠢到不行的小事。
本日推薦 《一些小回憶》
Greedy Work 指工作量不特別大,但需要面對壓力的工作,例如:假日臨時加班,這份工作買的不只是你的時間,而是你對時間的選擇權。 探討 Greedy Work 對男女薪酬影響,一方承擔工作壓力,另一方專注家庭成了收入最佳解,女性在社會刻板印象上更容易犧牲工作。
職場(Place of Work)指工作場域,而專業(Profession)是自身技能,有趣點是不同人對職場、專業花的心力配比會大不同,有些人願意了解公司文化、內部系統等,另部分人則投入在自身技能(如:研究、程式能力),檢視自己在這兩塊的平衡蠻重要的。
-
All of this is my story, “my way”. It’s definitely not the “only way”, and probably not “the best way”.
-
Build unfair advantages for yourself.
-
Be patient and be prepared for luck. It’s a long term game.
本文寫當領導者的三個反思超讚
-
目標落差:領導者和成員身處位置不同,容易因資訊落差而無法對目標有一致標準
-
情緒:不只有發怒的強烈情緒會對他人造成影響,失望也會
-
信任:並不一定要和同事變好麻吉,但信任是推動團隊的基礎
影片有段是 Michael 問他媽在聊他哪個朋友時,媽媽直接回答 “Fat boy, small feet” 這句話直接刺進我心中,因爲聽過太多類似的話,哪個親朋太胖、哪裡不好看,現在想想大多是沒意義的閒話,但這種閒話卻造成無數社會壓力。
-
工具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工具更重要的是團隊有沒有共同目標、協作方式
-
更換工具伴隨成本:研究新工具、舊資料流失
-
歷史上因重大變化而產生新的開發管理方式,讓人期待 AI 普遍後團隊協作發展
本篇提到:「常常複製其他同事的優點。」
自己想要擁有的幾點:
-
持續投入在某一領域:在特定主題上深深地打磨,擁有自己獨到的視野
-
真誠:起碼對自己誠實,對他人視情況盡量
-
擁有餘裕照顧自己和重要的人
喜歡希慈說:「目標不是終點,也不是過程,而是朝著終點前進的過程。」 如果目標是終點,那麼只有在達成目標時對自己感到滿意或快樂,如果是過程,那麼可能不是在適當的方向上,所以目標是朝著終點前進的過程。
本日推薦 引書店和希慈聊《朝一座生命的山》
「觀眾是士氣的關鍵」 最近常常靈魂拷問自己:「會不會太在意按讚、追蹤數各種數據跟回饋?」,答案是:「多少會。」聽到 Manny 最新一集聊到觀眾,迴圈像是: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創作 -> 有觀眾 -> 正向回饋 -> 激發更多內容,心魔瞬間解開一些。
本日推薦 EP53|如何做出偉大的成就
最近學著意識時間運用,其中很大一個改善就是不再強迫自己多做一些,因為想要心安就強迫自己學習、工作,而浪費許多時間進行低效率的生產活動。
本日推薦(感謝 @mick_taiwan 分享):How I stay motivated as a solo-creator
引用原文:「我一直相信看電影感受第一,慢慢地它就會在你我心中長出答案來,就像月光不會有人馬上為它找答案。而已經82歲的宮崎駿,顯然已經到了從心所欲的階段,他所創作的《蒼鷺與少年》不只是面向觀眾,更多的是面向自己。」
本日推薦 #第一遍用感受觀看日後才用腦消化
“The small moments add up to big one” 更新功能體驗結合得好好
1. 5-Second Previews:快速預覽網頁
2. Tidy Tab Titles:放進資料夾後,自動重新命名網頁(逛網拍救星)
3. Ask on Page:command+F 找特定外字詞外,也可以問問題
“Travel like a human.” 三年多後再讀 Airbnb 疫情(2020.5)大裁員的公開信還是覺得非常厲害,公開透明的原因、實際的補償和真摯的措辭,讓人相信 Airbnb 是一個致力打造 Belonging And Connection 的公司。
-
為爭奪更好的資源(學校、補習班),犧牲了最珍貴的事物,年少時光和無限的好奇心
-
考試對學習的侷限,像考代數時學生會求解,卻體會不到代數其實代表無窮的現象
-
知識分為一門門學科,其中需融會貫通的概念成為一個個課程單元
本日推薦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
-
不同城市會傳遞不同訊息,例如:你應該要更聰明、影響力或有錢
-
比起抵抗環境的影響,不如善用環境的力量
-
物理環境(實際上住在哪裡)影響力可能會逐漸降低,而由虛擬環境(如網路社群)取代
這兩年從外向轉向內向,獨處時更能恢復能量。原本沒特別感覺,不過幾次被新認識的人點出「沒有想像中開朗」,偶爾也會擔心是不是讓人感到失望。 不過最近在 coworking space,發現和一個也都在專心做事的人有重疊興趣開始聊天,獨處累積的能量反而能更好運用在有趣的交流,感覺真好。
「我很少為短期事物妥協,我只想與可以一直共事的人一起工作,只想把時間投注到我享受的事物。我只專注在非常長遠的事物。」—— Naval Ravikant 辨識並學習拒絕對自己目標沒有幫助的事物非常重要,不參與乏味的活動、和不想談話的人們社交,學會拒絕才能善用自己的時間。
-
Founder 來自瓜地馬拉,做 Duolingo 是因為看見家鄉的教育不平等
-
在非英語系國家大多數用戶為了更好的工作、教育學英文,在英語系國家人們則因興趣學習各種語言
-
招募重視的能力:特質:在所屬領域非常專精、盡量招募好人
本日推薦 “专访多邻国创始人”
「如同雨果在悲慘世界裡面寫到,革命軍在吃到從凡爾賽逃出來御廚們做出來的料理後,得到面對明天的勇氣,我想這就是名為食物的魔法。」 懷念的食物、有人為自己做的食物、重要時刻的食物,味道引發情緒、記憶,看完這部想要好好感受食物的魔法。
到清邁三週,低矮的建築、陽光和樹叢,突然進入一個「慢」的地方,心靈上也慢下來。 之前看社會加速理論,科技物(網路、高鐵等)-> 社會期待(更有效率的競爭)-> 日常生活(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事),總是期待自己更有效率,卻也往往被要做更多事的焦慮壓垮,希望找到適合的步調
一直覺得在個人頁面上用短短的文字概述自己很困難,是一段如何簡化自己的各個面向或是期待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文字,觀察到幾種自介類型:
-
職稱/公司/學校
-
興趣
-
人格測驗
-
名言
最喜歡作者提到印象始終都是耳聞而來,我們又有多少被這些印象所影響,而不去踏出第一步。 趁你還能走,趁遠方對你還有感情 趁時間尚餘些些,可以受傷也足夠療傷 快走快快走,不要為我在這裡 要為自己成為各處 《李進文/成為各處》
本日推薦 成為各處
好公司總是能說出好故事,而 Heptabase 想要做的是「在探索複雜主題時建立深度的理解」,筆記軟體是一種路徑,還有許多可以達成目的的可能性,像是 Netflix 從寄送錄影帶走到串流,也期待 Heptabase 可以讓用戶發現更多學習與研究的方式
「我並沒有實際用處的數學理論,脫離數學圈,它並沒有讓整個世界舒適一些。但又何必呢?追求解答只是出於本身的慾望而已。」(哈代) 常被問到幹嘛沒事學有的沒的,下次就算沒有明確的目的,我也要理直氣壯的回答說因為喜歡、因為快樂。
本日推薦 興趣使然的研究之旅
一直希望自己能寫出真實的東西,而每次在看 1% 就好時總會讓我有這種感受,不說漂亮話,簡單的寫出當下的想法和心情,像是分享自己追求進入某個地方、最後的結果和學習,讓人感受作者的文字和他的真實狀態相當貼近,我覺得這樣的真誠非常珍貴。
本日推薦 1% 就好
最近打算重讀一些看過的書,目的是:
-
說出哪裡好看、打動我,發現之前很常閱讀完快速畫線,只會說好看卻說不出哪點好
-
對比過去和現在讀的心得,幾年前讀的一定有得到一些概念、故事,想看看經驗累積是否能應證一些概念、延伸想法
第一本重讀打算看《人類大歷史》!
日本劍道將學習分為三個層次:
-
守:遵循知識、老師教導,仔細學習既有學問
-
破:思考規則是否合理,試圖跳脫框架
-
離:超越既有規範自創一派
反思自己學習多在「守」的階段,而要進入到「離」,需要長時間浸入一門學問,思考得越來越深入、一次次地提問,才會有彈性變化既有的規則。
-
從評論轉為觀察,像「他好懶 -> 我觀察到他兩天都沒有……」
-
為自己的感受負責,我們的感受是源自我們選擇看待他人的語言與行為的方式
-
表達自身的感受與請求,像「我現在感到害怕,你能不能和我一起……」
-
請求不是要求,要求會讓聽者認為不去做會受到責備
思考幾點:
-
聰明的重要性是否因較好衡量而被高估
-
比起聰明,有新想法去改變世界對我來說更重要
-
文中提到產生新想法的要素:an obsessive interest in a particular topic, independent-mindedness, work on your own project
本日推薦 “Beyond Smart”
節錄張亦絢談選書時的一段:「如果都是靠著自己的意志去選書,有時就會有太高的自我重複性,人都會想「啊我要超越我自己」,不過超越自己這事,靠自己偏偏就是做不到的。所以某種『不加選擇的選擇』,有時才能有幫助。」
本日推薦:呵護閱讀的渴望
楊德昌在一場訪談時說到:「何謂是商業?何謂是藝術?我想拍出一部好看的電影。」 讓我想到「定義」在不同情況下重要程度截然不同,在數學中,要符合特定的模式,了解他的定義很重要。但拍電影時不一定要想著拍哪一種類型的電影,只要能把想傳達的故事傳遞給觀眾就好。
「人生少了滿足感便毫無樂趣可言,就像俗話常說,幸福只是扣除期望後得到的結果。」(出自《致富心態》) 頓悟這點是躺在草地上的吊床,感受陽光和樹、讀著想讀的東西,這個時刻好滿足,和買東西、吃好吃的滿足不同,它持續地很久、很深入。
「「有人陪伴」,或者說,能夠取得高品質、足量的人類陪伴,是重要的。但是這樣的陪伴是否要由傳統意義上的伴侶來提供,沒有很重要。有時是朋友,有時是父母,有時是兄弟姊妹。只要能夠進行深度的,有意義的交流,就是好的陪伴。」
1. 維持思考與寫作的 routine,每天至少會有一小段自己的思考時間
2. 練習更精簡的文字表達
3. 更了解自己(哪些領域是我最有感覺的)
4. 認識許多推友!(非常開心)
很晚發現自己不用讀完每一本我開始看的書,看書不是責任,不是看完一整本才會有收穫,很快而無吸收地讀完一本,不如從幾個句子中得到新的啟發。
喜歡作者的 weekly reflection,這篇提到的「無謂附和」自己很有感,在聊天、團隊溝通時,常常因為自己心力不夠、怕麻煩衝突而隨意附和,但這樣的回應經常是不真心的,即使表面和平,但其實對於話題沒有更廣更深的推進。
在 FB 上看到有人分享當代電影大師的 talking ,超讚,節錄一段:
如果你一直做屬於你的東西 事情最後都會變好 這個好不是指 全世界都會超級愛你 而是會有一小群人愛你 但他們愛得很深 愛得很有力量 那種力量會讓你終於也能開始喜歡你自己 一直到最後 直到你不必證明任何事情
十七世紀晚期,開始有數學家使用微積分作為工具,並說微積分最大的好處是將他們的想像力從繁瑣的計算中解放出來。 我想每次技術的重大突破,都能解放人們部分的想像力,促使人們可以想東想西(?)帶來革命性的發展。
Lenny 分享經營電子報,每點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
節錄有感的:
-
Quality+Consistence = all that matters
-
Spend more time on it:花更多時間在內容上,而非發布形式、網站樣式等等
-
Cut 30-50% of your words:想到 Smart Brevity
本日推薦 “500,000”
衝動買了清邁機票,打算去住一小陣子。
期待的事:
-
體驗清邁的共享工作空間,據說是數位遊牧們的聚集地
-
在不同地方思考在學習的東西、規劃,看看能不能有新的觀點
-
認識新朋友,一起體驗當地活動
本集提到「溫柔就是有意識的理解他人」,我發覺自己在很多情境下難以如此,工作很急、焦躁或是想專注思考時,能夠溫柔的能力便會銳減。 另一困難點則是「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感覺去丈量世界的」,當對方的反應與自己太不同時,很難感同身受。
還沒聽完但是想推薦 Ep.56|溫柔、癒合、共鳴。
我喜歡走路的原因:
-
比起其他交通方式(公車、捷運),更可以掌握自己的步調和彈性,也更有個人空間
-
速度上快不起來,反而可以讓自己的心裡平靜
-
更容易去觀察路邊的人群、街道,發現有趣的風景
-
動起來時思想也更流動
-
漫畫翻譯效率化:過往漫畫翻譯到出版總要花費數個月,早已被網路上的翻譯組大幅領先,如果加快效率,不曉得能不能翻轉觀看行為、支持正版
-
利用漫畫學習語言:可以調整外語比例的功能還蠻新奇的,不過閱讀時切換語言感覺有點不順XD
總是要提醒自己輸入之外,也要記得輸出。
-
劃重點之外,也試著用自己的話寫筆記理解
-
寫文章或日記整理思緒及想法
-
跟別人對話,聊聊最近感興趣的事
仔細地觀察,用自己的視角去看事物不同的樣貌,才能產生個人觀點的樂趣。如果只是依別人所說的去做,那麼行動中便沒有自己的意圖。 獲得這樣樂趣的好處是,在人生中的每一刻,你都可以回憶起當初發現觀察的樂趣,對於研究的事物可以更有耐心。 (想法來自《費曼的主張》)
最近花更多時間磨練自己好奇的知識,很大一部分是重拾喜歡的數學。
近期學習筆記:
-
練習是必須的,不單是時間,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心力
-
反覆地、從不同角度思考,將事物理解得更透徹,才能進一步去理解更進階的內容,一知半解是不夠的
本日推薦 Talk with Prof. 莊重
-
大部分 startup 剛開始需要主動去尋找用戶
-
不要忽略一開始很小的用戶或使用數,他們可能會隨複利增長
-
startup 相對於大公司的優勢是可以針對早期使用者提供更細緻的服務
-
即時透過用戶回饋迭代產品
今天跟朋聊天,她提到對於自信與外界眼光、事件的比喻我覺得很有趣,如果外界眼光、外在事件像是一個個影響我們的波,自信就像是降低振幅的阻力,當人越有自信時,就越能降低事件對我們的影響程度。
標題很讚,喜歡的幾點:
-
了解自己的 productivity system
-
錢不能買到快樂,但可以買到時間
-
後悔是最糟的,如果你會因為不做某件事而後悔,那就盡量去做
-
常常嘗試做新的事,可以跳脫既有思維
重看一次喜歡的電影。
咖啡廳裡的女生說著夢想的事情,有幾件我也很想做到或擁有:
-
讀一本很棒的書,一輩子都記得書裡的話
-
專注在某個重要議題,讓大家願意聽我說話
-
有一份每天都很期待的工作
每天過著有用的日子,被人愛著
本篇作者嘗試用更具體的能力解釋 Product Sense 這個抽象感覺的名詞蠻有意思的。
文中將 Product Sense 分為三部分:
-
Empathy:了解用戶、市場
-
Creativity:用創意發展解方
-
Craft:持續打造、精進產品
本日推薦 “Let’s Replace “Product Sense” With the Skills That Actually Matter”
虛構故事的力量讓人類可以建立大型合作網路,像是金錢、宗教、國家……,這些虛構的事物因為人們共同相信得以存在,讓人類可以創造群體的價值。 重新想起《人類大歷史》中的觀點仍舊覺得不可思議,看似實際的東西其實只是人們相互的約定,而我們依此生活。
讀完本篇最有感的就是分工和合作的差異,分工很簡單、輕易地把每個人的職責劃分好,但是需要合作才能發揮團隊中每個人的能力,將工作帶往個人能力無法及的成果。
本日推薦: 8個不該有的「學生思維」:學校都教不了你
無聊的好處:
-
讓想法漫遊,更有可能連結有創意的點子
-
指引目前生活的狀態
-
無聊時更可能去思考生命重大的目標
最近試著每天留一段時間聽音樂散步、放空,感覺很好。
今天意識到自己很容易被困在一些小問題上,例如:事情這次做得不好怎麼辦?或是考不上怎麼辦?是不是就完蛋了 可是如果把視野放大,就會發現這些折磨的小煩惱其實並不那麼重要,只要認識自己想完成的事情,就會有很多方式能夠抵達。
喜歡這篇的幾點:
-
人生如同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之間擺盪,追求幸福其實就是在避免痛苦與無聊。(叔本華)
-
對於情緒的兩派說法:本能或是依生活環境習得不同情緒。
-
理想生活的狀態正是相信自己的選擇。
本日推薦 對生活狀態的反思:2023 H1
被演算法推了這部,覺得教授講 Course aims 會讓人很想上這堂課,帶學生一起了解近代物理重要的人物、想法跟背後的脈絡,從公式計算之外的角度了解物理發展。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真是有趣,還有很多相關書單沒讀啊。
「阿基米德在其中做了一件只有少數天才做過的事情,就是向別人展示他的詳細思考過程,分享了一些證據還不充分的個人直覺,並且期許未來的數學家能利用它們來解決那些困擾著他的問題。」 比起結果,看見別人思考的過程總是讓我覺得更珍貴,因為知道他人如何思考更可以幫助我思考。
詩總是對我來說總是很魔幻,簡潔卻有力的不可思議,就像定理一樣,試圖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複雜的世界。 我相信越是不相信生命的人,對生命越一絲不苟。 我相信北島的句子:我們愛失敗的人。 我相信答案可能來自上帝或冰箱,其他人則在這兩者之間浮沈。
越來越喜歡,也越來越習慣去電影院看電影。 看電影的印象從路上就開始,在什麼樣的日子、和什麼人一起走在往電影院的路上,都會影響日後回憶電影的樣子。
今天很久違的恐慌發作,被難以呼吸的窒息感嚇到。這篇算是記下給自己的筆記:
-
觀察自己的壓力源
-
適當藥物治療
-
與身心對話
文章中喜歡的句子:「相信身體也有自我療癒的能力,身心安頓了,才有辦法重拾前進的動力」
-
Y Combinator 是種幫助寫其他演算法的一種演算法。顧名思義,YC 也是一家幫助其他新創的新創。(好愛這個取名)
-
網路效應:YC 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循環的人才、經驗交流,曾經受過他人幫助創業的人,會回到這個地方幫助其他人。
一直想培養在抽象和具象間思考轉換的能力,抽象是把現象抽離,把共有的性質抽出來,具象則是將性質運用到具體事件的能力。像數學定理、方法論可以運用到許多問題上,我也希望自己吸收完有感的資訊後,經過消化後,到適當的時機可以用上。 資訊 -> 觀察沈澱 -> 抽象概念 -> 實驗想法
看完這部影片後,重新感受人生永遠沒有正確的路。不確定感很可怕,但也同時代表機會的可能性。
-
在思考和表達中多少會存在想法上的差距,但不同語言會造成差距大小或是面向改變
-
使用不同語言的我,因為輸入資源不一樣,很像產生不一樣的自己,例如在英文中大部分能表達的都是和科技產品、學習相關的對話。
不是很相關但本日引發思考的文章 溝通是那麼地難,但──鄭宜農〈人如何學會語言〉與那些言說之外的
分享文章中喜歡的幾點:
-
要想著成功,要想著如何成為一個完全發展的人。想著如何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生命就會成為一場好玩的遊戲。
-
念書的目的是使我們具備發展自己及世界相處的能力。
-
每一種興趣都可以輻射出許多工作選項。
本日推薦:書摘分享-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節錄喜歡的段落:「槓桿是能將一分的努力化為十分的效果的東西。槓桿包括錢、人、組織、機器,以及能不斷複製的東西,例如軟體。開發者寫一套軟體,伺服器就會 24 小時地執行,是一種強大的槓桿。寫文章也是槓桿 — 讀者喜歡文章,會幫忙複製分享。」
本日推薦 小華不平凡的科技旅程
今天反思自己似乎太偏向樂觀,因為相信會有好事情發生,所以總是冒險、不做太多的風險評估。雖然這樣感覺很果斷、有行動力,但有時也很羨慕(或是說需要)悲觀者的謹慎,可以對自己的行動提出質疑。
最近意識到自己有進步的地方是在學習時更注意 context,不論是學習理論或是發展產品,幾乎都不是靈光一現的點子,而是在時代脈絡下,為了解決當下的問題、延續前人的點子、和他人互動而有的發展,去看見、去理解過程的累積才能獲得 insight。
Inspired by “機率歷史(The History of Probability)”
最近在覺察自己補充和消耗心理能量的行為:
補充能量:
-
運動
-
和朋友吃飯
-
閱讀
-
聞房間的擴香
-
聽歌放空
消耗能量:
-
滑 IG
-
報復性看漫畫
本日推薦 “I Read 107 Productivity Books. Here’s What Actually Works.”
-
在 MIT 教書超過 60 年,在訪談中提到教學秘訣是 think with students
-
最早將課程放入 OCW 上的教授之一,他的線性代數課程有數百萬學生看過
-
描述數學是 Powerful Tool 也是 Art Form, 他的數學課上看到應用在工程問題和優雅的證明
「相似並不是一種責任。相似不可以是一種責任。」 讀完之後才發現自己也有替靈魂對答案的習慣,發現跟自己頻率很對的人在某方面看法、喜好不同時就會有點失望,可是靈魂沒有對錯、靈魂不需要相似。
本篇文字精簡又美,推薦一讀 蕭詒徽/對答案
這篇文章提到,多數 gap year 心得是回顧收穫,而非決定是否要 gap year 的心情、糾結。 網路上太多教我們如何做到某些事、會有什麼收穫(成功)的文章,揭露困境當下心情和思考過程的討論卻相對少,謝謝這篇文章讓我感覺有人和我經歷相同的心情。
我覺得每天記錄心情的好處在於不容易陷入「自己最近都過得好糟」的情緒中,會發現自己其實前兩天可能還蠻開心的,開心的原因又是什麼?相對來說,如果記錄到自己真的好長一陣子都不開心,也會知道需要做出適當的改變。
開始用 Arc 瀏覽器,目前體感不錯,讀了幾篇 Arc 相關文章記錄有趣的點:
-
Optimize feeling:產品著重在提升用戶感受
-
Passion for the road:為自己在做的事感到快樂
-
Not be tourists:體驗偶爾隨性繞路的樂趣
本日推薦 “Notes on roadtrips”
把某些生產力方式描述為 Productivity Porn 相當有意思,包含五點起床、填滿行事曆、或是用極少時間得到很大產出
相對地提出 Mindful Productivity 來長期工作和思考
-
認識自身的瓶頸
-
固定週期的反思
-
管理資訊來源
看 Heptabase 創辦人使用自己筆記軟體的文超級有趣!
自己使用時的發現:
-
不以特定的方式架構筆記,而可以輕易地隨不同的使用目的調整
-
有時候把當下零碎想法記錄下來,會隨時間累積連結自己意想不到的點子或更深刻的理解
本日推薦 How Heptabase’s founder use Heptabase for learning, research, planning, and writing.
喜歡這部影片,說得很有條理,可以感受到受訪者灰暗和逐漸恢復的過程。
-
乖表面上是稱讚,其實是一種馴化
-
以分數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相當單一
-
理解新事物的快樂比起考高分更為深層
節錄喜歡的兩點:
-
改變觀點相當於增加了80 點智商。(A change of perspective is worth 80 IQ points.)
-
觀點不是工具,因此無法立即使用。世界上所有好的啟蒙都不是給予直接解決方案,而是給予「通往解決方案」的思考方式。
本日推薦 創新的用途理論
自己在狀態不好、心中一直卡關(想著我好爛我做不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抽離自己、和自己對話問問題,每次這樣做我都能更發現自己現在的情緒、遭遇的困難,也更有機會做出改變、脫離卡關狀態。
本日推薦 1%就好:察覺到壓抑之後
想要輸出、表達,最難的不是理解或彙整,而是產生感受,而感受需要靠多接觸不同的事物或對既有的事物深入思考才能產生。 想法來源
喜歡這句: “The environment we create is a reflection of our state of mind.” 我們的居住環境反映了心理狀態 自己是狀態很糟的時候房間通常也很亂、去到開闊明亮的空間或偶爾換個地方工作創造力會明顯提高。
本日推薦 2023 上半年回顧:聚焦與踏實 Mid-Year Reflections: Focused and Steady
延續昨日三點
-
保持真實,培養個人的工作風格
-
和你想成為的人一起合作
-
學會分辨痛苦,好的痛苦使你成長,壞的痛苦則會摧毀你
-
不要僅僅因為他人正在做什麼/有什麼成就,就盲目跟隨
-
讓好奇心引導自己,它不會欺騙你
這篇有趣,提到社群應用的象限,從需要互加好友的 FB 到追蹤的 Twitter, IG 再到以內容推薦為主的 YT, Tiktok,可以反思自己的社群使用,逐漸從 IG 轉為 Twitter,減少看不熟朋友的動態,換取看到有意思觀點、新聞的時間。
找到有興趣的領域 -> 持續深入學習 -> 找到存在的機會點 -> 探索可能性
-
發掘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實際去做(且常常沒有系統可循)
-
原創性不是一個過程,而是一個心態,持續對關注事物有新想法
-
利用謹慎觀察 + 打破規則發想點子
表達的三個重點:簡要的列點、不同的詮釋方式、不斷強調 特別有感於在解釋複雜的想法時,可以嘗試不同解釋方式,例如運用多樣的比喻可以引發更多人的共感進而理解。
本日推薦 3 rules to express your thoughts so that everyone will understand you
發現自己很愛的 Networking 方式就是介紹兩個不認識的朋友互相認識,觀察自己已經熟悉的朋友面對新朋友的態度,自己也可以從新的角度認識原本的朋友、獲得一些沒有想過的資訊或想法,相當有意思。
“While moderate situations prompt endurance, crisis triggers action.” 喜歡這段,也不糟的狀況容易讓人想要維持現狀,遭遇危機時才容易大破大立地為生活改變。這樣一想發生意外也沒那麼糟了(?)
本日推薦 “Weekly I/O: How to form deep connection, Region-beta Paradox, Express clearly with 3x3 rules”
前幾天看到 @kaosensei_1412 的分享,發現這個令人期待的政策!希望除了降低金錢門檻外,我們也能一起建立一個讓所有人都能好好面對心理問題的社會。(好理想化,但真心希望)
大愛這篇
-
寫到讓讀者心中有一個畫面、帶走洞見是重要的
-
選定兩三個有興趣的領域,不斷地關心、不斷地看,讓想法進入到腦袋
-
互相回應彼此的作品,讓對方成長,就是一個良善的循環
收入書單,覺得吸引的點:
-
人才並非只是能力好、聽話辦事的人,而是可以「激發創造性火花」的人,非常認同,人才在適當的環境想出創意的方法或成果是最珍貴的
-
看一個人除了關注「現在表現」,也要注重「成長軌跡」,往往可以反映發展潛力
以前會把課填得很滿、參加各種活動、社團,時間上讓自己很忙,好像就會安心自己有正在做某些事情。但後來發現如果課程只是求過、活動只是參與表面,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真正充實的是去學習感興趣的事物、深入的參與活動流程。
輕鬆的人生建議文章,節錄喜歡的幾點:
-
每天早上花 90 分鐘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
-
當你自己組裝傢俱時,螺絲不要一口氣鎖到最緊
-
吃甜點大多滿足快樂都來自前三口(不要吃太多!)
深深有感不論是 Project、Product 還是 Program,影響最大的 P 總是 People 啊。(一時找不到是從哪看到的)
這篇有趣,感到驚奇的地方是 Brian Chesky(Co-founder, Airbnb) 在經營公司過程仍然感到好玩,不被繁瑣的人事物消磨樂趣是個了不起的能力,也想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從正在做的事當中找到樂趣。
最喜歡這句:「講了這麼多,我只是希望,如果有人想尋求幫助的時候,能有人在他旁邊,為他點一盞燈。」 我發現自己最有滿足感的時候也是在感覺自己可以幫得上忙或是受到他人幫助時,記得有能力時為他人點一盞燈。
本日推薦 畢業一周年的反思: 寫Medium的初衷
明明知道運動完會很滿足,但去之前還是都好猶豫(尤其現在太熱……),記得有去運動的日子都跟自己說自己很棒:)
-
有基本基礎(單字、文法)後,透過大量自然語言輸入獲得語言
-
吸收大量語言及了解意思,大腦會產生語言直覺(模式),可以運用在更多脈絡
-
吸收時要接受不明確的地方(不用每個字都了解),吸收更多之後不明確的地方也會變得明確
心流是 1. 難度適中 2. 有成就感 3. 專注於當下 4. 獲得樂趣的狀態 今天提醒自己好久沒有進入長時間心流狀態,重新開始已經一個月沒碰的線上課程,專注於感興趣的事物並且感受到自己有所進步的感覺真好。
本日推薦:讓「心流」帶你走出「萎靡」
開始跟人聊最近陷入的惡性循環:自我懷疑 > 沒動力/信心 > 事情更做不好,在有人傾聽之後,自我懷疑才舒緩了一些。有他人的理解並給予不同角度的想法,真的是解脫自我懷疑的力量啊。
今年最想成長的部分就是擁有更清晰的情緒界限,發現我很容易把別人的不滿、失望、憤怒當成是自己的過錯(並且持續地深化這種想法),而忽略那是別人習慣待人的方式。
Joby & Archer 兩間公司取得測試飛行許可,離商業化空中計程車更進一步。首先瞄準在陸上交通壅塞的大城市,期待未來空中站牌取代公車站、飛天外送來臨的日子。
本日推薦 EP156 破天荒的飛天革命
常常聽到「我今年已經要 XX 歲,好老」(即使是 18 歲的人好像也覺得他們很老XD) 自己對年紀有點無感,因為老不老在我心中取決的是「能不能接受新知識、新觀點」,想到大學教授反覆迭代新教材,或是大我一二十歲的同事分享他最近用的新工具,閃閃發亮的眼神都讓我覺得他們很 young。
晚上寫了辭職信寄出。 我知道我還對這個世界有好多好奇的地方,想要更了解別人、也想要更了解自己,想要學習感興趣的概念、也想要把相信的價值實作出來。既然現在的工作好像不適合我,那就再摸索一下吧。
今天的我適合讀這篇 “寫在休學之後(ㄧ): 別做螺絲釘,做自己”
「你能夠把小的東西做深,深到無可取代,在那個賽道上你就是唯一的定價者」 不是一開始求廣、求大,找到精準想做的點最重要。
最近很喜歡的話 “It is very simple to be happy,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be simple.” - Rabindranath Tagore 時不時地提醒自己保持簡單,維持簡單的關係、只留下自己需要或真心想要的東西,不會去想著別人有……、還想要更多……,擁有自己真心喜歡的就很讚
節錄文章兩點
-
焦慮會使你的注意力空間縮減 16.5%,你本來 8 小時可以完成的工作,太焦慮的情況下要花 9 個小時 19 分鐘才能夠完成
-
真正驅動你去做事情的可能是焦慮或者是興奮感,但只有平靜可以讓你不斷地燃燒
本日推薦 《越平靜越有生產力》:焦慮與烤肉理論
喜歡這集以長年經手性騷擾個案諮商師角度出發
-
理性上知道「不能責備受害者」,但實際上可能也會想「為什麼受害者當時不……」
-
聆聽受害者發生的事情,即使不能給出好建議也沒關係
-
受害者要有充足的能量才能站出來發聲(往往已經事隔多年)
上大學、畢業、工作,很多事情都被社會視為長大的里程碑,但直到今天我才有感自己長大了一些。工作上好有壓力(同時覺得自己好糟)、弄丟了東西、太沒心力取消期待的約。一切都不好,可是好像比從前更能面對這樣的困境,想著要怎麼調整、怎麼解決問題。 我想內心的餘裕增加就是長大的一種
「如何陪伴低價值感的自己度過低潮」
- 判斷自己心力還是體力不夠
- 用外在事物幫助判斷當下狀態(例如買了兩三週期待已久的漫畫卻沒有能量打開來看)
- 摸索自己恢復能量的方式(我會什麼也不做的躺著、跟自己說話XD)
「只得到一個等級跟排名,卻沒有獲得其它對我有幫助的資訊,這個考核只對公司有意義,對我個人卻沒有任何價值,那這個考核基本是失敗的。」 讀完這篇,開始想研究各種公司的考核(或回饋)方式
今天讀到這篇想到,生命中最感謝的人們其中一群就是我的高中老師們,在升學主義至上的臺灣,幾乎沒有逼過成績、給我們很多空間探索,也包容我們做一些不太乖的事,一直覺得那時候的我因為有這樣的師長在身邊,現在也長成願意好好探索自己的人,好感恩。
最近一直在思考,很多議題在吵得沸沸揚揚後,我們會得到什麼。看到這篇後覺得情緒先被抒發、接受社會的現實、再去思考改變的可能性。
這篇超 real 好讚,但有趣的是不論是像 Manny 一樣隨性,或是仔細地收集下自己看到的資訊、想法,都可以產出好的內容。重點永遠不在於是依照什麼流程走,而是了解自己如何輸入與輸出。 安辣,有照自己步調走就好。
-
最具殺傷力的三種成癮物:海洛因、澱粉、以及一份固定月薪
-
工作被現代社會賦予更多身份認同,也造成「收入=個人價值」的社會觀念
-
沒有存在意義的狗屁工作,將會消磨人的生存意志
從認識一個概念是什麼、透過個人的經驗或是資訊深化概念到實際可以運用轉化一個能力,學習從來就不只是知道一件事而已。 一些深深敬佩的人都有文章裡提到的一些能力,能夠面對模糊的情境、向他人學習及在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作法轉換的能力。
最近快樂的新發現是多了很多好奇心,於興趣的好奇心,想知道產品為什麽要這樣設計、意見不同的人為什麼這樣想,好多好多的為什麼。有人說研究需要無限的好奇心,最近有好多想研究的東西,像是 Speak(學語言的 AI 工具)、@arcinternet、台灣漫畫銷量,啊好想寫長文。
我認爲在衡量生活或是工作表現時,擁有自己的內在目標是最重要的,知道哪個方面我在乎想要爭取、我在某個表現的投入、與進步。這些都是自己清楚,而不是單純地透過別人的評價、社會的普世價值來衡量自己。
今天經歷了一場好深的害怕(其實就是被罵跟怕被罵),不自覺引發童年害怕的回憶,全身不自主地抖到不行。可是等到情緒逐漸退下的時候,我發現我不再是那個無能為力的孩子,我現在有能力、也有可能足夠堅強的心態,去面對那個讓我害怕的情境。
能夠去思考不同於自己的意見,而不是輕易地忽視它、反對它(即便這麼做比較容易),才能擴展自己思考的方式、深入他人的想法。
本日推薦 “How to Learn From Those You Disagree With”)
也推薦 Podcast App Snipd,用來練習英聽非常方便(會自動生成章節重點、英文逐字稿)
這幾天陷入有點瞎忙的狀態,急著處理一堆雜事、把待辦清單(即使它們並不重要)完成。要開始重新調整規劃時間的方式,Make Time 中提到的設立每日 Highlight 我覺得超級實用,選定幾件重要、對自己而言有意義的事優先去執行。
今天讀這篇,作者開頭提到 Smart Brevity 這個概念才去查了一下,好想達到 Write less. Say more. Get Hearted. 的境界。(btw 這篇好看!)
旅行第二天,目前發現最讚的好像是因為花了錢、換了地點,更有動力嘗試新的東西。從原本的日常規律抽離出來,也發現自己特別喜歡人少靜謐的景點,心情好安定。
Apple 的這個功能真的暖,不是必須但覺得「有了真好」的功能
「僅管你一再讓我心碎,我想告訴你,如果有來生,我還是會選擇和你一起報稅、開洗衣店。」(《媽的多重宇宙》)這段也是直戳中我哭點,很傷心的時候會好想進到《王牌冤家》的忘情診所,可是如果要忘掉悲傷,就要捨棄所有的回憶,那我寧願記住所有有你的時刻。
讀完《地 - 關於地球的運動》1~5 集,後勁真強。在奮力追求真理的過程,探索自己的信仰,再把自己的一部分託付給這個世界。即使當時的觀點並不正確,一定也為人類帶來某種程度思想的改變。
本日推薦:《地。-關於地球的運動-》
The word “release” carries a double meaning. It signifies that the work is mad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and that the author is liberated from 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Source: Weekly I/O: How to fail more and learn, Double meaning of “release”, Random intermittent reward
Time Is Our Only True Currency. 最近發現相較於金錢,自己對於時間是更斤斤計較的,希望可以住在公司附近、買飯都不想等、要去的地方大眾運輸很麻煩的話覺得也可以搭計程車。能夠自在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好好學習、好好休息一直都是想追求的目標!
今日看到這篇有感,認識新朋友真的快樂(最近發現讓不同的朋友彼此認識也是),能夠了解不同的想法會如何碰撞、產生新的觀點,和世界產生更多連結。
今天讀到這篇提到做筆記不是希望能夠完全記住,而是即使忘記也能安心,就像是為心靈買了保險,這個比喻相當有趣。 “Notes apps are where ideas go to die. And that’s good.”
晚上發現自己負責控的功能因為自己沒檢查好出了問題,被重重的懊悔感籠罩了一陣子剛剛翻了《情緒之書》發現懊悔是
1. 了解我們傷害了他人,是我們所能體驗到最難受的感覺之一:因為事情沒做好,很擔心拖累團隊中的其他人
2. 懊悔帶來迫切想做點什麼的慾望:發現當下立馬想衝回去修正錯誤
今天和 Anne 聊聊,最喜歡的是聊到「迷惘」,她提到迷惘並不是不好的,可能是達到一定目標才會有的狀態。很認同這段,因為會迷惘的人,還保有對自己的好奇心,努力地思考自己想成為的樣子,所以迷惘可能是好事吧。
昨天在讀《刻意練習》有段很有感,它提到人們總是認為持續練習、累積經驗就會進步,但其實大部分的技能,我們大多做到滿意就會停滯(像是騎腳踏車、煮飯),回顧自己也是,如果沒有在想要學習的領域上多動點腦設定目標、嘗試不同的技巧,其實進步非常有限。
“When falling, the tendency is to tighten up, to brace for impact. But in truth, the safest thing one can do is remain calm, even curious, about the shifting world around you.”
昨天上完第二堂抱石課,最深的體悟就是適當地運用自身條件選擇上哪一塊石頭、練習平衡跟重心的技巧,比奮力撐住重要,跟人生一樣。
今天讀到一段系統思考的介紹很不錯:「思辨能力是讓我們看清楚拼圖的邊角,系統思考是教我們怎麼看出整幅拼圖的輪廓」 最近好需要有陷在「事件」層次思考時,可以看見「系統」的能力。
每次看李宏毅的機器學習影片,常常聽到他說:「這個說穿了不值錢」,每次聽完都會覺得噢原來這個原理就只是這樣麻XD 但想到可以用這麼多貼近日常的比喻 + 老師有趣的延伸想法,就覺得要把一件事情說穿,背後一定要反覆的下許多工!
這部喜歡
-
要休息:“Nobody wants to work for a tired idiot who is sleeping at office.”
-
困境時適時抽離自己的情緒:Less “I’m angry”,more “I’m experiencing angry”
-
問真正感興趣的問題:社交寒暄表面不用太多,專注在你真正感興趣的問題。
這集很有趣,拆解人設為一個個特質,所以人就像是乘載特質的容器。以這樣的觀點來看人類的複雜性,我們可能會喜歡某個人的 A 特質而不喜歡 B 特質,就可以避免過度的英雄主義崇拜或是無端的討厭一個人。
“Learn the Rules Like a Pro, So You Can Break Them Like an Artist.” — Pablo Picasso.
這句話描述得真美,也提醒自己在想著要突破、打破常規時,有沒有把自己能做的研究都做好、想去的方向先想好。
我們用行動確認自己存在的價值;用發光的眼睛在黑暗中聚集人群。 總是從做得到的事情開始,用行動代替解釋遭遇的困難,用實踐代替對事物的評論。 對要去的地方保持信念,對踏出的每一步保持懷疑。 用每個過程中的反思,讓自己對世界的理解能夠再真實一點。
來自 青年迴響計畫
「長得好看是優勢,努力變得好看卻是罪過」
小時候有人教我們要努力讀書、培養才藝,這樣才能取得社會優勢。很少人提到我們要努力變好看,說著不要太在意外表的同時,長得好看的優勢卻是如此顯著,所以我們只好偷偷努力。
很有感於這句:「成長痛來自明確地感到不舒適」,每次接觸新的環境、看見不同人們厲害的地方,都是最快讓我成長的方式。
大愛曼報“這集”!聽完超級想去紐西蘭
喜歡的幾點
1. 面對失敗能慈悲自己的人,重振旗鼓的速度會比嚴厲批評的人快
2. 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以當下的投入程度來評價自己
3. 需要幫忙時別害怕開口,開口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力量的展現
我很喜歡「為自己的感受負責」這個概念(出自《非暴力溝通》),因為只有自己能夠決定如何詮釋他人的行為、言論。即使有人誤會、責怪自己,那都只可能會激發我們的感受,而不是產生感受的原因。
事前:好緊張好焦慮怎麼辦
開始做:發現事情沒那麼難 -> 開始想要怎麼做 -> 心情平靜下來
1. 對於愛,很多人在意的是「被愛」,而非如何「愛人」。
2.愛是一種活動,而非被動的情感。在關係中分享情緒、理解、喜好,把活生生的事物給予出去,在豐富他人時,才能同時擴大自己的生命。
「熱情不是發現的,是發展的。」 朋友曾經在工作坊用過這句話,今天剛好在讀《恆毅力》時也看到類似的概念,不是選定了某件事情努力去做便是熱情,而是持續做喜歡的事,時時刻刻的感覺、校準方向,指引自己到達想去的地方。
今天在滑 IG 時看到有人說成為溫柔的人一直是他的目標,讀了一些他的字也感覺很溫暖,發現自己真的很欣賞溫柔這個特質,因為要能夠適時地替他人著想,除了細膩之外,也要有堅韌的力量支持自己與他人。 我也想成為一個溫柔的人!
今天在開會時,說了一段「我們可以先做 A,那 B 後續再提……」,當下被設計師開玩笑說:「你是不是在話術」,愣了一下之後承認了。
但感覺有成長的是
1. 討論變得舒服一些,每個人更願意說自己的想法跟開玩笑
2.自己可以立即接受他人的反饋,並說出背後的考量原因
馬世芳在一堂課中給同學們做的報告題目,如果可以真希望可以全台普查,好想知道最能連結各個世代的歌是什麼。 身為一個 25 歲的人,想聽的歌是《遊蕩的人》,「失去方向的人呐 想學會遊蕩」,在無法知道對錯的路上,只能一直感覺自己。
今天看 3 Lessons for Life After Graduation,覺得真的太貼切離開學校、脫離體制後要好好學習的事。
-
要選擇自己的道路,否則你會被選擇
-
建立、維持自己的社群
-
當自己最好的朋友
週末剛好室友不在、沒有安排太多行程,多出了許多獨處時間,重新發現擁有和自己相處的能力相當重要。在沒有外界干擾時產生自己的想法、在不用顧慮他人時重視自己的感受與需求。